武汉纺织大学:新常态下卓越工程师培养显成效
当前,我国纺织工业正处于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纺织产业纷纷转型升级,正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建设纺织强国,人才培养是关键,纺织行业高校以服务行业企业需求为己任,理应扛起培养适应纺织经济新常态的纺织人才的大旗。武汉纺织大学是一所原隶属于国家纺织工业部门的行业高校,多年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企业需求,构建了与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多学科交叉“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以“卓越工程师”为抓手促进工程教育
纺织经济新常态带来了实用型高端工程技术人才短缺的现象:一方面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人才招聘难,企业高素质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国际化人才严重短缺。面对社会问题与企业难题,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是破解之道。武汉纺织大学积极作为,以纺织产业链转型升级发展需求为导向,树立“现代纺织、大纺织、超纺织”理念,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整体构建了“专业嵌入产业链、产业哺育专业群”的学科专业建设体系。
学校按照“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育人理念,自2006年开始逐步建设了“纺织工程自强班”“机械铁人班”“服装工程以纯班”“轻化工程润禾班”四个校级人才试点班,并在实施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过程中走学科交叉发展之路,于2013年4月成立了湖北省试点学院——现代纺织学院,为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学习交流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试点学院成立之初即开始卓越计划单列招生,并率先进入湖北省一本招生行列,极大地提升了生源质量。学校整合各专业课程资源,精简专业课程,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实施导师制,以“导师面对面交流”为载体,让学生与教授、博士结对,实现了学生在个性化发展、成长成才道路上的“私人定制”。
学校重点强化与行业企业协同开展人才培养,在行业标杆企业建立了一批国家级别实习实践基地,同时选聘企业导师加强指导学生实践。
纺织经济新常态下的“跨界”效应
2015年初,学校遵循“生活即教育”和“德育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在现代纺织学院成立了“崇德书院”,旨在结合人才培养改革,将纺织、服装、轻化、机械等专业学生整合在一起,突出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机械专业的李明与宿舍另外三名不同专业同学一起学习生活了四年,感触颇深,不同专业的交流带给他们跨学科互补学习的机会,知识面大大扩展,而相同的兴趣爱好又让他们拧成一股绳,在各类创意大赛中协同作战屡获殊荣。
学校通过联合培养、交换生、短期访学、暑期学校、海外实习实践、国际竞赛等各类交流项目帮助学生“走出去”。2015年,学校组织了20余名师生赴香港理工大学开展为期一周的学习交流,学生亲身感受体验了不同氛围的教学活动。之后这种学习交流活动扩大到意大利、美国、泰国、俄罗斯等地。
实施CQ素质能力培养
武汉纺织大学“千人计划”专家王训该教授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CQ”的概念,即Competency(能力)、Confidence(自信)、Creativity(创新)、Curiosity(好奇)、Communication(交流)、Collaboration(合作)六方面能力培养。它把知识拓展和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在“现代纺织、大纺织、超纺织”理念下进行创新人才培养。
以现代纺织论坛为载体,开展以教授、博士、企业家、优秀导师为主体的学术讲座,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以经典阅读、艺术鉴赏和才艺培养为主要内容,开展主题学习,对学生进行艺术思维培养;以体育课教改为抓手,全面推进体育俱乐部的开展,促进终身锻炼习惯养成,提升体育欣赏水平。
以“纺织材料及加工”国家级别教学团队、“长江学者”徐卫林教授团队深度参与人才培养为重点,提前让学生在研究生团队里跟团学习,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大提升。以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视频公开课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为契机,积极推进各个层面的教学改革,推进理论学习和创新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依托导师制建设、C+科技文化品牌活动和学科竞赛的平台,实现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全覆盖。
在实践环节上,按照“3+1”的模式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学生培养的多元化。除了必需的实践环节和一年的企业实践,2014年学校结合校园绿化规划建设了“纤维园”,成立了“丝研社”,学生可以亲手在校园内植桑养蚕,观察棉花等纤维植物的生长周期,学生们亲切称其为“象牙塔里的科学游乐场”。
据统计,现代纺织学院已有50个团队获得包括全国“纱线杯”“红绿蓝杯”“全国机械类尺规绘图”一二等奖在内的各级各类科技奖励,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稳健医疗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建全表示:“纺大毕业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学科知识面广、实干能力很强,能很好地做到‘学以致用’,非常符合企业用‘才’的需求。”(来源:中国教育报)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或摘自XXX(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因此,对于有损其所有人利益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广州国际轻纺网将作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