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暴露了纺织服装传统供应链的弊端?
一、疫情使纺织服装行业受阻
在全球疫情当下,有数据显示,生产方面,2020年1-2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5.12亿件,同比下降36.61%(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内销方面,2020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下降20.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1103亿元,同比下降33.2%。(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出口方面,2020年1-2月,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60.62亿美元,同比下降20%(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然,2020年头的“新冠肺炎”无疑对服装行业造成严重的冲击。有从事服装纺织贸易行业的从业者说,自己认识一些为优衣库等品牌代工的工厂老板,现做日本市场的工厂可能会比欧美市场的工厂好过一些,但是,包括优衣库在内的日本客户也不敢下秋冬订单。
二、疫情之后,不得不面对市场基本饱合,难以提振内需的现实。
浙江民营投资企业联会会会长周德文认为,为解决这个疫情的冲击,纺织服装行业主要有两种方式可参考,一是转型生产口罩等防疫物资;二是出口转内销,与电商平台合作销售,通过直播“带货”。
1.对于转型生产口罩等防疫物资
根据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的数据,2018年中国口罩产量约45.4亿只,2019年突破50亿只,平均每天可以生产1300多万只。疫情发生后,这样的局面迅速被改变,截至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医用口罩、医用N95口罩,全国口罩日产量达到1.16亿只。根据企查查公布的数据,到3月17日,跨界转产口罩的企业已达到15528家。有博主评论说,这次疫情,国内很多服装企业也是马力全开,转行做口罩,但咱们这叫纺织服装行业支援疫情,和欧美时尚品牌生产口罩洗手液看起来不是一码事,那叫“疫情下的时尚行业”。他还表示,这个国内的时尚行业不包括纺织服装业,主要是视觉,传媒,服装表演等等领域,剩下的一些小品牌,真的是体量太小了,有点不值一提。
一旦疫情一过,国内多数已转产疫情防护品的纺织服装企业何去何从,就令人深思了。
2.对于出口转内销
实际上,中国早在2010年之后就已经进入外贸型转向内需型、依靠内需拉动GDP增长的经济模式,内需对经济贡献超五成以上,目前还在快速增长之中。外贸早已不再对经济产生决定性作用,即使外贸全部归零,仍然能维持五到七成的经济增长。有博主认为,中国真正的危机,来自于内需坍塌。
有几家只做内贸市场的贸易商表示,“现在还在打样,还没有接到一个像样的订单……”,“往年这时候我们出货起码三四辆卡车送到服装厂里,今年到现在只发了一辆车的面料”,“一百多万米的尼丝纺订单,已经被客户减少到就剩几万米了”……他们都遇到了相同的情况,订单相对往年大幅度减少。
外贸行业回归内贸市场时不仅面临这样的问题,也面临着与新老企业抢占固定市场的状况,纺织内贸的门槛不高,入行众多,但是订单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还很难避免“低价竞争”的陷阱,也躲不开讨要贷款的财务纠纷,为了避免订单减少之后的低价竞争,以及贷款问题,很多纺织人在条件成熟时候都有向外贸转战的想法,毕竟海外纺织市场更加广阔,并且交期贷款会有严格的合同约束。目前海外市场因为疫情已经处于停滞边缘,已经有部分贸易商正打算从外贸市场转战内贸,这更会加剧这块市场的竞争。“供应严重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即将形成,所有纺织企业可能都将面对一种订单“吃不饱”,并且各种压价、贷款难要的局面。
3.电商直播市场仍处于观望阶段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的总规模达到4338亿元。预计今年中国在线直播的用户规模将达5.24亿人,市场规模将突破9000亿元。作为去年最为火热的新兴商业模式之一,直播电商在防疫期间迎来新的发展高潮。直播电商行业发展红红火火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发展短板,比如数据造假、内容同质化、头部主播难以复制、品牌商与主播双方的博弈等等。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虽然表明着一两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233亿元,同比增长3.0%,但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穿类商品同比下降18.1%,下降十分明显,表现出疫情之下,粮食与防护补给是首选,服装消费并没有纳入考虑范围内。艾媒咨询还调查,有27.21%的受访用户看好直播电商的未来发展,46.26%的受访用户持中立/观望态度,直播电商是否是电商行业下一个风口仍处于观望阶段。
相关专家表示,纺织品出口受阻,需要国内市场发力,从长期看,完善产业链与供应链是关键。
三、直指传统供应链的弊端
自称为“云海”的业界人士直截了当表明,“纺织服装行业多年以来一直沿袭着从古到今那些传统逻辑和管理方式在艰难地运维着,整个纺织服装行业杂乱无章,流程冗长而缺乏规划,布局凌乱而浑然无序,各自为政而私欲纵横。”指出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纺织服装供应链存在着弊端,疫情放大了这个弊端,使得更加雪上加霜,让纺织人手忙脚乱而疲于奔命,顾此失彼而苟延残喘。
他还不客气地说,“由于多年积习而成的纺织服装供应链的处境和现状始终还是沿袭着传统而古老的作业方式和方法,跟“靠天吃饭的农民“一样,无数的纺织服装从业者们到如今基本上都还是在跟农民伯伯一样靠“拍脑袋“和”经验主义“在”吃饭“。““因为数据与信息的不透明,因为几乎每一个从业主体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信息孤岛,更何况甚至就是每一个从业主体内部的各个工作团队之间的信息与数据都是孤立和单一的,所以无论在哪一个产品供应链环节(或者销售供应链环节),无论在哪一个从业主体之间和内部,当我们的决策人需要为某一个工作和行动做决策的时候,他所能得到和为之所依据的信息和资源往往都是短缺和受局限的,无可奈何之下他就只能在经验和莽撞之间做出自己无奈的选择了。”
但他积极的认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把整个纺织服装供应链环节和过程管理的工作云平台即将横空出世,无论是服装品牌企业,还是面辅料纺织供应商,成衣制造企业,二次工艺企业,甚至独立设计师,开发打板机构等纺织服装供应链的各个原本相对独立的“细胞体”,都能在这个公共的云平台上不仅实现自己企业内部私域范围管理的所有需求,又能够自由共享到相关外部几乎所有的供应链资源,例如面辅料的展示,提供,采购与成交,品质,货期,价格,甚至库存信息的资源等;而面辅料供应商或者其它供应链的“独立个体”们,也可以同时充分利用云平台资源管理自己的内部流程和操作规则,甚至客户资源收集与信息共享等,既实现各级企业内部数字信息化实际管理的需求,又可以实现全方位的数据与信息共享,包括供应链资源的充分展示和利用,实现各级需求明确,供应有的放矢,质量档次分明,价格公正合理,库存准确精细,合作透明公开。”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或摘自XXX(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因此,对于有损其所有人利益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广州国际轻纺网将作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