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纺织品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纺织产业链的发展,使人均年纺织品消费量从7kg增加到13kg,总量超过了1亿t,废旧纺织品年产生量则达4000万t。2017年欧盟废旧纺织品的平均回收再生率超过35%,日本超过20%。2020年,我国大陆回收纺织品430万t,化学纤维产量超过了6000万t,尽管纺织品出口数量很高,但回收比例偏低。全球依然有超过2/3的废旧纺织品没有能够升级再生。
所谓可再生纺织品通常被认为是回收的纺织品可以重复使用,再制品性能基本一致,甚至有更高价值的织物。对于生物可降解“用即弃”纺织用品,不具备即时回收经济价值,可掩埋堆肥。除了这种循环经济理念外,工业化技术层面将回收再生分为升级再生和降级再生两种类型。升级再生是用于物理化学性能要求更高的领域。降级再生则认为用于比原性能要求低的产品,例如高性能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废丝可切短用于填充材料、过滤材料;棉织物机械回收后可用于保温、隔热材料。
纺织品的回收再生方法主要有机械法、物理法和化学法。机械法将纺织品通过机械加工成细条布或纤维用于再次纺织或改变纺织品的最主要用途;物理法主要针对合成纤维,尤其是熔融纺丝成形的纤维,通过高温熔融,使纺织品成为熔体,经过过滤杂质后再纺丝或用于其他产品,一些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通过高温去除环氧树脂等,还原纤维状态,通过切断粉碎等工序,用于非纺织产品;化学法主要针对多种纺织纤维的分离分别回收,更多的场合则为了提纯回收物,更好地去除杂质和染料,实施升级再生。
2020年,我国聚酯纤维产量4935.75万t,占总量的72%;棉花860万t,占12%;粘胶395万t,占5.8%;锦纶(包括PA6、PA66纤维)占5.6%;其余纤维总计不足4%。聚酯纤维4935.75万t并未包括聚酯瓶再生短纤维及长丝,这部分产量超过400万t。为保证粮食供应,棉、麻、毛等天然纤维的产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采用合成纤维替代部分天然纤维是阶段性战略。合成纤维原料来源可以选择生物基资源,更应采用回收再生资源,以逐步摆脱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依赖,这不仅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耕地占用具有现实意义,对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意义更重大。
文章内容 仅供参考
转自:纺织导报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或摘自XXX(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因此,对于有损其所有人利益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广州国际轻纺网将作妥善处理。”